首頁 > 熱門目的地-東歐旅游
首頁 > 熱門目的地-東歐旅游
常用電話 | 歐洲通用緊急電話:112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安全問題 | 1、隨身攜帶護照、酒店名片,記住導游領隊的聯系方式,天黑后不要往偏僻的地方走動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跟團須知 | 1、請聽從領隊和當地導游安排,不得擅自離隊、憑個人意志辦事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當地資訊 | 氣候:東歐地區北部冬季寒冷,夏季炎熱;中部地區冬無嚴寒、夏無酷暑,雨量充足;南部地區大部分是草原、荒漠,氣候干燥,降雨很少 時差:東歐冬令時期間比北京時間晚7七個小時,夏令時(三月份最后的星期天至十一月份最后的星期天)期間比北京時間晚6個小時 語言:東歐各國有自己國家的官方語言,但英語被廣泛使用。常用語為:
交通: 1、東歐國家通常與國內一樣,靠右行駛,過馬路請遵守交通規則,保護自身安全 通訊: 1、東歐國家一般公用電話有卡式、投幣式兩種,公用電話卡在書刊報亭能買到 酒店: 1、旅游業成熟的地區,部分酒店設備較老舊,請您理解 購物: 各國特產如下 奧地利:施華洛世奇水晶、薩爾茨堡的莫扎特巧克力、奧地利葡萄酒等 俄羅斯:套娃、皮衣皮靴、羊毛圍巾披肩、手表、珠寶首飾、郵票和紀念錢幣等 匈牙利:瓷器、葡萄酒等 捷克:水晶、玻璃、皮衣等 德國:望遠鏡、音樂盒、瓷器、手表、鋼筆、巧克力等 購物退稅: 1、東歐各國的退稅要求不同,在標有“TAX FREE”的商店購買的物品必須滿足本國規定的金額方能獲得退稅。其中在歐盟國家購物,須在離開最后一個歐盟國去非歐盟國家時方可辦理退稅,其他國家可在離境時辦理退稅。具體情況可咨詢領隊 餐廳: 1、用自助餐時,應先少量拿取,喜歡再多取 小費/服務費:在東歐地區,一般需要給服務人員小費,具體金額可視服務情況酌情給付 景點及其他公共場所: 1、公眾場合請勿吸煙、吐痰、大聲喧嘩,排隊時不可插隊擁擠,勿隨手扔垃圾、吐口香糖 東歐海關出入境及機場安檢規定: 1、請勿穿戴或攜帶假冒名牌商品出入境,如被查獲,將被沒收并處以較高罰款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行前準備 | 證件:護照(持有新換發護照的客人,請將舊護照一起帶好)、身份證、證件復印件及2寸照片2張(證件丟失時方便補辦),不滿16周歲無身份證的游客如在國內轉機,需帶戶口本 著裝: 1、東歐地區春季和秋季溫差比較大,并且隨時有可能下雨,因此要準備雨傘和外套 個人日常用品: 1、剃須刀、護膚品、化妝品、太陽帽、太陽鏡、防曬霜、傘、手表、筆、小本子,請視自身需要攜帶 現金及銀行卡: 1、東歐大部分國家屬于歐盟,使用歐元,不流通人民幣,需要您在出國前將人民幣兌換為歐元,其他國家請在國內兌換當地貨幣。兌換方法請撥打各大銀行的客服電話詢問,請務必及早兌換 電子電器: 1、相機、攝像機、電池、充電器、存儲卡 藥品: 1、請帶好常備藥品,如感冒藥、消炎藥、腸胃藥、止痛藥及創可貼、風油精、暈車藥 中國海關出入境及機場安檢規定: 1、海關規定每人最多可以攜帶人民幣20000元或折合5000美金的等值外幣,超出部分需要向海關書面申報,請盡量不要超過規定,超出部分可能會面臨征稅、罰款或沒收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目的地概況 | 東歐是指歐洲的東部地區。東歐國家包括白俄羅斯、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、立陶宛、摩爾多瓦、俄羅斯、烏克蘭。即位于東歐平原區的國家范圍和地區。東歐地區地貌比較單一,以東歐平原為主。氣候復雜多樣,以溫帶大陸隆氣候為主。自然資源豐富,主要集中分布在東歐平原上。民族以俄羅斯族為主。經濟發展差異懸殊。 東歐,多半是指德國、奧地利、意大利以東的歐洲,但缺乏明確的定義和邊界,中歐和東歐1990年至2001年中歐和東歐1990年至2001年 本區的地形大致可以喀爾巴阡山為分界,分成南北兩部分。北部的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小國平原廣闊,為歐洲大平原的東段,地勢由南向北傾斜。第四季的大陸冰河在平原南部留下肥沃的冰河外洗黃土,也在平原的中北部地區堆積了成群的冰磧丘,使平原成波狀起伏。冰磧丘間的東西向洼地,自古以來即為東西向交通的必經之地。 東歐南部地形較為復雜,山地平原交錯,只有在匈牙利東部和羅馬尼亞南部,才可見到面積較大的平原,上覆肥沃的沖積土,為農業的重要地帶。高大的山地散布,對交通構成嚴重的阻礙,所幸山地間有多處通谷和隘口,可作為出入的門戶。本區是喀斯特地形的分布區。 受位置影響,過渡性質是本區氣候最主要的特征。北部各國介于西歐和國協之間,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間的過渡性氣候,冬天酷寒,地面積雪自西部的數周,向東逐漸增加到俄羅斯邊境的兩個半月,雖冷于西歐,卻較俄境溫暖;夏季較西歐熱,卻又較俄羅斯涼爽許多。南部的前南斯拉夫各國、阿爾巴尼亞、羅馬尼亞、保加利亞等國位居巴爾干半島北部,屬于地中海型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之間的過度性氣候。 東歐距離溫暖的北大西洋已遠,全區最冷月均溫皆在零度以下;夏季則因地處內陸,缺乏水氣調劑而顯炎熱,最暖月溫度自北向南見增,北部平原四國不足20℃,南部各國則多超過20℃。 斯拉夫民族發源于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游一帶,于西元一世紀時開始向外遷徙,至六世紀時期居地已經遍布東歐以及俄羅斯地區。依居住地的不同,斯拉夫民族可分成東[4]、西[5]、南三支,其中東支主要分布于俄羅斯境內,分布在東歐各地者以西、南兩支為主。 ? 馬札兒人原為烏拉山西側的草原民族,于西元九世紀建立匈牙利王國。在向西遷徙的過程中,曾與斯拉夫人、西突厥人混居,移居匈牙利平原之後日耳曼文化的影響。 阿爾巴尼亞人主要分布于今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的科索沃省,由于十四世紀以後一直後到土耳其的統治,文化充滿東方色彩,宗教上也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。 羅馬尼亞人是東歐唯一的拉丁語民族,但跟大多數斯拉夫民族一樣,信奉東正教,他們是古羅馬人的後裔,因羅馬帝國曾在此建省并統治由留居東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