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景點-龍門石窟旅游
首頁 > 景點-龍門石窟旅游
行前準備 | 證件:出游時要隨身帶備有效證件,如身份證、學生證等,以備不時之需。 |
||||||||||||
當地資訊 | 節慶: |
||||||||||||
跟團須知 | 1.如遇國家政策性調價或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(臺風、暴雨、交通堵塞等),所造成的損失由游客自理,旅行社不承擔責任。 |
||||||||||||
安全問題 | 1、請記住當地旅游車的顏色、車型、車號及導游的名字、電話、酒店名稱等,以備不時之需。 |
||||||||||||
常用電話 | 龍門石窟旅游投訴電話: 0379-64310882 |
||||||||||||
目的地概況 |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,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。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,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,造像10萬余尊,碑刻題記3600余品,多在伊水西岸。數量之多位于中國各大石窟之首。其中“龍門二十品”是書法魏碑精華,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“伊闕佛龕之碑”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。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城南13公里,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,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,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,所以古稱“伊闕”。到了隋朝,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,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,就對他的侍從們說,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?古人為什么不在這里建都?一位大臣獻媚地答道,古人并非不知,只是在等陛下您呢。隋煬帝聽后龍顏大悅,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都城,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,從此,伊闕便被人們的習慣的稱為龍門了。 風景秀麗,這里有東、西兩座青山對峙,伊水緩緩北流。遠遠望去,龍門石窟景觀(一)(16張)猶如一座天然門闕,所以古稱“伊闕”。自古以來,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。 龍門石窟始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(公元493年)前后,后來,歷經東西魏、北齊,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。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,南北長達1公里,現存窟龕2345個,題記和碑刻2680余品,佛塔70余座,造像10萬余尊。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.14米,最小的僅有2厘米。這些都體現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。 |